logo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广告图
科研团队
2008-12-18

黄庆军,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神经-免疫的双向调节机制。在研课题:生命早期应激对成年后情绪能力影响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抑郁症:海马神经损伤与再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传统身心医学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合作课题)。

 
许崇涛,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获“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方向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生物精神病学方向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主要从事睡眠剥夺抗抑郁快速起效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
 
少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汕头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学专家组成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编委、山东精神医学编委、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编委。参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的编写工作。获科研课题8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洪晓虹,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教科科长。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精神科临床和教研工作经验。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子项目一项。主要研究:开展一系列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电生理特征,认知功能,易感基因等研究。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
 
朱少毅,主任医师,兼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司法精神病学。广东省法医学会法医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汕头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汕头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司法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专业司法鉴定人,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精神病鉴定组组长、鉴定专家。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立项课题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罗纳·普朗克·乐安精神医学优秀论文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1、颅脑外伤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2、颅脑外伤诉讼与非诉讼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陈纯姿,女,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长期在教学医院从事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精神科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精神病和心理治疗。招收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结构与神经生化的改变,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
 
张 强,精神病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会员,擅长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各类神经症治疗及法医精神司法鉴定。于2000年及2001年被兼聘为汕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顾问。现任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现代电抽搐治疗室负责人,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精神司法鉴定人。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自然科研基金立项课题,发表论文7篇。研究方向:司法精神病学。
 
林凌云硕士,副主任药师,2004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药理学,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精神药理学、抑郁症的免疫内分泌有所研究。目前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SCI收录3篇。
 
李海红,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精神卫生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近年来以负责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广东省卫生厅课题1项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包括8篇SCI论文。2004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获得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五批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合作教授简介:
 
陈瑞燕,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
 
Ramon chan,教授,中科院心理所
 
毕新东,教授,南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系
 
实验员:
 
方泽漫  吴彩茹
 
 
 
 
 
下载附件: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 12005830 [ 粤卫网申(20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