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区晚报
关注考生高考后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多数考生的
失眠焦虑 多数考生在等待考试结果或录取通知过程中会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表现为坐立不安、烦躁、难以入睡,无所适从等。轻则影响饮食起居,重则影响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考生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的规律性,尤其要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
纵欲过度 考生们长期复习备考,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终于高考过去了,确实需要放松一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放松变成“放纵”。从心理学角度讲,压力的宣泄要缓慢进行,最忌讳的就是从考前的极度紧张到考后的极度放松,骤然的压力释放易导致不良的后果。有些考生甚至在此期间不慎染上赌博、烟酒、网络成瘾等恶习,严重者还会误入歧途。
悲观抑郁 对于高考落榜的学生来讲,可能将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考验。考试成绩不佳,多年追求的理想落空,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要谨防考生情绪反应过度,悲观绝望,甚至有轻生念头。面对高考落榜,需要理性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
矛盾纠结 有些考生成绩没有计划中理想,填报志愿高不成低不就,既不愿意读一般学校,也不愿意复读,左顾右盼,矛盾纠结,同样也产生明显的情绪问题,甚至在家里整天埋怨父母,易激惹,发脾气,搞得一家人都不开心。家长和老师要引导考生积极面对实现。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一味攀比。不是读一本大学就一定能够成才,关键还要看社会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理解力控制力等,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成才,影响因素很多,学历只是其中之一。
颓废漫然 有些考生高考后会觉得无所事事,终日懒睡,时间一长会出现易疲劳,消化不良等现象。建议考生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这段时间去做那些平时忙于学习而未能有时间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做些规划以奠定基础,还可以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家长应注意要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安排假期,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郑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