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广告图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频道
令人担忧的儿童焦虑心理
2013-12-10

以下是特区晚报12月4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step.com.cn/html/2013-12/04/content_483505.htm

 

令人担忧的儿童焦虑心理

近年来,心理科门诊接诊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病例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为儿童焦虑障碍。小林就是典型的一例。

小林,男,12岁,某重点学校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聪明好学,除学习成绩优秀外,小提琴也有相当高水平。升上六年级后,学校作业多,妈妈每天又要小林外加做一份练习题,每周还要上两次小提琴课。如果作业没有完成或拉琴退步了,妈妈老师则唠叨不停,甚至大声责备,为此他每天都较晚才能上床睡觉。渐渐地小林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梦多,白天总感疲乏等症状。近一个月来,每当作业较多或考试的前一晚上、上小提琴课之前,小林总会烦躁、面红、坐立不安、小便次数增多,伴有眼角、面部及颈部的抽动,家长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均未发现异常,于是到心理科门诊。经诊断,小林是患了“焦虑障碍”,属于“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指有的孩子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小事而过度紧张、烦躁不安、提心吊胆,甚至哭闹不休,但他们并无精神异常。这种孩子多有温顺、老实、认真、守纪律而又缺乏自信的性格,平时克制能力和自尊心均较强。在家中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但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变化,却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此外,这种孩子还常伴有睡眠障碍、多梦、食欲不振以及心跳、多汗、尿频、便秘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有的因怕老师批评,过度焦虑而发展到拒绝上学。

过度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不良环境和错误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儿童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父母“望子成龙”而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老师过分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而采用填鸭式教学法,留过多的作业,以及批评惩罚不当,均可造成儿童过度焦虑。家长过分溺爱、保护孩子,也会使孩子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不起挫折,一旦走出家庭,在学校或社会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感到束手无策而焦躁不安。此外,粗暴对待孩子,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也可发生过度焦虑。

防治这种情绪障碍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学习方面,应该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应根据他们的年龄、智力特点来要求。学校应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多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同时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对其缺点要多帮助、少斥责。当他们出现过度焦虑时,应先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开导和鼓励,引导他们产生自我控制和战胜焦虑的信心和能力。

对于已构成“焦虑障碍”的严重患儿,应请儿童心理科医生给予心理和行为治疗。有的还须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焦虑剂如舍曲林、来士普、阿普唑仑等,但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朱少毅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 12005830 [ 粤卫网申(20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