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广告图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频道
精神病患者出院后护理
2013-08-21

 以下是特区晚报8月14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dahuawang.com/stwb/html/2013-08/14/content_454454.htm

精神病患者出院后护理

精神病是一种迁延慢性疾病,疾病的治疗及恢复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做好出院后病人的照料,在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提高病人社会功能,进一步走向康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照料好出院的病人呢?

尊重患者人格,关心患者所需。精神病患者在其发病期,可能会由于疾病原因,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做出冲动、打人、毁物等,甚至一些难以启齿的行为。加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和偏见,患者在社会及单位被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患者出院时常有这方面担忧。这时,作为家属或者照顾者,首先要做到尊重患者人格,消除患者担忧,才能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减少心理压力,加快病情康复。那么,务必努力做到:生活平等,工作平等,地位平等,交际平等。

适时的心理沟通。做好心理沟通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一个前提条件。这里强调的是适时,就是要选准时机,患者在发病期情绪难以控制,可能会较偏激,听不进周围人的意见,这时,只能安慰解释或者保持安静,听患者诉说,使其平静下来。等待患者安静下来或者心情较好时,再进行深入沟通,让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表达真实情感,此时,我们才能找到患者心结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出院初期病情最容易变化,主要观察下面的几个信息:患者的睡眠情况,如果连续几晚未能睡好;或者,脾气变得古怪,容易发脾气,不爱说话;或者,既往症状出现,自言自语,敏感多疑,无故发笑等,这可能是病情反复的先前信息,此时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做好治疗调整。

起居饮食问题。精神疾病的发生及变化跟患者的生活环境包括起居饮食习惯是有关系的,因此,出院前最好让患者先请假回家几天,确保其在家能够适应后,方办理出院,这是比较妥当的办法。出院初期,尽可能按照医院的作息时间休息、服药,每晚保持有8个钟头左右的睡眠时间。饮食方面,少吃辛辣酸食品,少喝茶、抽烟,避免饮酒,因为酒精除了会对患者大脑有刺激作用外,也会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造成身体的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精神病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药物治疗,期间可能会合并患有其它疾病,涉及到合并使用其它药物,这时要特别慎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者由医生来帮忙决定。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卓永宁 主任医师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 12005830 [ 粤卫网申(20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