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强迫症治疗不能仅靠药物
2014/3/10 15:45:20

以下是特区晚报2014年3月1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step.com.cn/html/2014-03/01/content_505551.htm

强迫症治疗不能仅靠药物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症。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或多余的,患者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遇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追求完美的倾向,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研究还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存在一定遗传倾向,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有多种:如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表象、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对立观念、强迫意向、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性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患者认识到其强迫症状来源于自身,影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感到苦恼,试图加以排除和对抗,或要求治疗者,一般诊断并不难。但慢性患者摆脱强迫症状失败后,形成了适应于其病态心理的行为方式,转而保留其病态行为,可以不再感到苦恼和要求治疗。有些疾病早期会出现强迫症状,有时疾病则可能与强迫症同时存在,需作鉴别,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怖症、脑器质性疾病、抽动-秽语综合征、孤独症等。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我院心身疾病科2013922曾收治一个最长一次洗澡四、五个小时,一次用光一瓶沐浴露的14岁男孩子,经治疗后929出院时,洗澡只用几分钟。常用治疗药物包括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氯丙咪嗪等,效果不佳时可合用其它药物。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是启发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强调务实态度、增强其自信以减轻其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和不完美感。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强化自我、改变情绪经验以及顿悟等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行为治疗:对患者症状的形成做行为分析,包括分析其症状形成和持续存在的条件刺激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消除强迫症状的作业表,如脱敏作业表或采用奖励性机制建立新的行为等。另外,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也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肖勃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