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汕头特区晚报2014年3月29日专栏文章,报章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step.com.cn/html/2014-03/29/content_513434.htm
他究竟在找什么?
小东(化名),今年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小东自幼内向,做事认真,玩具和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不许别人弄乱。自初一下学期开始,他每次上学前总担心自己丢了什么,围着自行车看好几圈才出发去学校。开始父母并未在意。后来小东检查的次数越来越多,因而常迟到。当老师向小东的父母询问小东的迟到问题时,小东的父母也感惊讶,他们开始注意小东的行为,发现小东每次出发前都在自行车周边看来看去,问他在找什么,他也说不出来。到了初二,小东的行为越来越怪异,每次吃饭,洗澡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拿起筷子又放下,让他快点吃,他总说“等一下”,每次家人都吃完了,他还没开始吃饭。发展到后来小东洗脸刷牙也是如此。小东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的学习,只好辍学。经人介绍,小东的父母带小东到心理咨询中心就诊。心理治疗师经过详细的询问,诊断小东患了强迫症,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很多人可能对强迫症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反复洗手、反复锁门这样的行为上。还有一些其他的重复性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询问也属于强迫症的范围。另一种类型的强迫症是以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计数(做一件事情前要数数,而且一定要数到一个数字,如果被打断了,就要重新数)或强迫意向(患者有反复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如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想到自己冲上高速公路,被汽车撞伤)。小东属于一种特殊的类型:强迫性缓慢。强迫性缓慢的主要特点是过份追求规则与细致,每天要花上几个小时来完成像洗脸、吃饭、刮胡子、刷牙等生活作业,但不影响开车、球类运动这样的不随意运动。
如果孩子得了强迫症怎么办?最好是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贻误病情。强迫症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有一些强迫症患者初中时就开始出现,但不敢告诉父母,直到成年后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才来寻求帮助,这时就很难治疗了。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生: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