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区晚报4月12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step.com.cn/html/2014-04/12/content_517194.htm
抗精神病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
精神科疾病多为慢性疾病,须长期服药维持治疗。众所周知,药物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幸运的是,很多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用相应的拮抗剂治疗而消除。所以,在服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躯体发生某种改变,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已婚青年小吴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前第一次发病时表现敏感多疑,有冲动、伤人行为。病发后不久住院治疗,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能重返社会参加工作。一开始能坚持服药,但几个月后自行停药,不听家人及医生劝说。半年后病情出现反复,需再次住院治疗。再次住院,谈及为何不坚持服药时含糊其辞,未说出真实原因。出院后不久仍不顾家人反对,自行停药。约1年后病情又出现反复,又一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告诉医生,因为服药后出现性高潮缺乏,伴有精液性状改变而不肯服药维持治疗。但羞于直接与医生沟通,导致病情多次反复。当被告知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是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或对症治疗而缓解时,小吴才后悔一开始没主动与医生反映实际情况。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导致多种副作用,其中对性功能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据统计,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40%~8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主要有性欲下降(58%)、阳痿(42%)、性高潮缺乏(8%)等。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通过体内的各种激素、神经介质而引起性功能障碍。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对性功能障碍难于启齿,不敢直接与医生进行沟通,从而影响原发病治疗的依从性。很多已婚患者终止维持治疗的原因正是因为服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不影响原来的生活质量,才能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时发现治疗过程所出现的性功能障碍及其它副作用。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王兴隆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