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区晚报
宽容理解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关键
已婚八年的林某育有两个小孩,与妻子组成了一个四口之家。但夫妻经常为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争吵,每次争吵从妻子埋怨丈夫开始,接着你一句我一句不断互相数落对方,彼此的相互指责使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出现想打对方的念头。以上情境隔三差五便发生一次,导致全家人心情都不好,也明显影响到小孩的情绪。林某怀着愧疚之情来访,期盼获得帮助以改善夫妻关系,构建和谐家庭。
显然,每位参与争吵的人内心正恼怒着,气愤不已,还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理由尚未得到倾诉。可是,双方在这一刻丧失了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环境,通常不管哪一条理由,彼此都无法听进去,多说一句气话就如同往火里多浇上一勺油,结果火越烧越旺。可见,每一次争吵至少需要两个人的参与才会不断升级,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有意识地去停止参与或离开现场,可即刻切断人际交往间的恶性循环,争吵便自然终止。
人类很需要宽容,更何况同是一家人。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当我们学会宽容并去接纳对方,遇事时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并内省时,我们便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待到恢复宁静与平和的心态,再次一起进行探讨,求同存异。对于意见不同部分可以再次被搁置起来,如同全家人把吃不完的食物再次冷藏起来,另择时机进行解冻并处理。持之以恒,逐渐形成适应性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使构建和谐家庭成为可能。
林某在了解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与良性循环后,有意识地切断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每当妻子生气开始埋怨时,林某耐心倾听,难以忍受了就尽可能和气地先告知妻子,自己打算到楼下抽根烟(林某原来就喜欢抽烟),离开时脚步一定要轻慢,关门时一定要轻柔,到楼下踱步或抽烟时尽量不要离开妻子从楼上往下看的视野;抽完第一根烟后没有在外面逗留太久,回家后尽可能如同刚才没有发生过争吵似的与妻子谈话;如果妻子火气还没有消去,则可以再来一遍。通常在他还没抽到第三根烟的时候,妻子已让他不必再出去抽烟,可以吃饭了。尚存在的问题可在大家都恢复宁静与平和的心态时再讨论,彼此的沟通会更有效。林某在坚持中逐渐养成了适应性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至今时隔七年多,林某家庭生活虽仍有小磨擦,但未再出现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吵,小孩也在这个适应性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中快乐成长,家庭和谐。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