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汕头特区晚报记者就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相关热点问题采访我院专家
2013/5/31 10:57:45

 以下是汕头特区晚报5月18日报道,数字版链接为http://www.step.com.cn/html/2013-05/18/content_428416.htm ,下面全文转载:

 

 

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本月实施,汕头专家解读相关热点问题

“自愿原则”和“强制送医”不冲突

 

亿万富翁因家庭财产纠纷被亲属强制送进精神病院;夫妻吵架,其中一方打电话设计将对方送入精神病院……“被精神病”,曾经频繁见诸于报端,在不少城市都发生过正常人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的案例。精神卫生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了解,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自今年51日起正式实施的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也是我国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法律。在现实中如何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终结“被精神病”事件发生,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专业人士,就《精神卫生法》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将“被精神病”降到最低

 

     此次《精神卫生法》对“被精神病”予以重点关注,明确规定“精神障碍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者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教授许崇涛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出现“被精神病”的问题,避免既往非自愿住院治疗的一些习惯做法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精神卫生法多条规定从精神障碍患者的“送 、诊 、治 、出”四个关键环节全面保障了“自愿原则”。

 

    许院长介绍称,《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不管是精神障碍者就诊、住院或是出院,分为自愿和非自愿两种。除个人自行就诊外,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诊,而住院则需要经过家属以及患者同时签字。然而,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疾病,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典型特征就是部分患者的自知力较低甚至缺乏。即使是精神病人,有些人也可能无法认识到自己有病,特别是重症患者,对于其病情的检查以及住院、出院等方面如果完全由其自行决定,那岂不是“儿戏”?许院长表示,新规在强调“自愿原则”外,也明确两种例外,即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时,患者同时还存在伤害自己的行为及风险,或患者对他人存在伤害的行为及风险。这两种情况下,精神病医疗机构可以接受精神障碍患者的非志愿住院。但精神障碍者入院前应经过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诊断,如果病人家属提出异议,可以申请再诊断、再鉴定。“这样一来,‘被精神病’现象将会降到最低。”许院长如是说。

 

  专家认为,“自愿原则”和“强制送医”并不冲突。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可以本着自愿原则,但是对于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且有伤害他人行为及危险的患者,有关部门有权力也有义务强制送治,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诊断开药需专科执业医师

 

    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判断是否“患病”都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判断。那么由谁来认定精神障碍呢?新规明确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做出。同时,心理治疗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应当建议其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就诊。许院长表示,由于精神障碍诊断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即使有医学知识也不可,按照新规规定,心理治疗人员现在也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以及开处方,所有的心理治疗活动都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记者在采访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表示,新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除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外,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等。许院长表示,作为医疗机构来说,不少医院也在根据新规调整医疗服务。如设立全开放病房,人性化的管理,贴心为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回归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配套完善社区康复服务

 

  据了解,《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对于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影响并不大。在新规实施之前,今年1-4月每个月院内门诊部就诊数量约在2500人次左右,市区门诊部约在900人次左右,而新规实施后,相关数据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许院长告诉记者,以前很多人认为得了精神病就特别没面子,不到闹得不可开交都不愿去医院就诊住院。而现在很多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前往医院就医,甚至是愿意自行前往。据了解,由于精神疾病目前已被列入大病医保范围,病人住院治疗费用中个人只需承担极少部分,所以现在前往医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非常多,部分医院还出现需要加床的现象。愈来愈多的人对于精神障碍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在高压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如今,如睡眠障碍、强迫症或是孩子厌学、早恋等问题,大家对精神卫生健康的概念更加明晰,都愿意找到专业正规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不过,有医护人员也建议,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权益,完善《精神卫生法》中的相关条文,如明确“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界定等,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而且要加强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曾有一名患有重性抑郁症的大学毕业生,在医院诊断其自杀可能性极高的情况下,患者不同意住院,家属苦无办法将其带回家,最终导致其跳楼身亡。有医疗工作者表示,当时如果有相关配套的社区康复机构,就可以通过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定期随访,知道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更加有效的条件。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