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警惕疑病性神经症
2015/7/8 16:55:57

 以下是特区晚报201574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 http://www.step.com.cn/html/2015-07/04/content_639632.htm

 

警惕疑病性神经症

 

黄某,男,28岁,自小体弱多病,性格内向、敏感。大二时,其父亲因肝癌去世,黄某伤心欲绝,曾一度想放弃学业,后慢慢好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到医院体检,医生触诊患者肝脏,发现他的肝脏略微有点大,就询问他是否得过肝炎,尽管没有得过肝炎,但黄某当时感到十分紧张和害怕。随后黄某联想到父亲是因肝癌去世的,便十分担心自己亦患有肝癌。为此,黄某当天就辗转另一家医院检查,B超、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异常。尽管医生告诉他结果没有问题,但是他始终无法释怀,后逐渐出现右上腹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后患者一直在各大医院反复检查就诊。尽管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而且医生也明确告诉他肝脏没有问题,但他仍整天忧心忡忡、苦恼不已,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后转到精神科就诊,诊断为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担心自己患有一种或者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反复就医,尽管经过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其中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诉疼痛;其次是躯体症状,可涉及不同的器官,表现多种多样,如恶心、吞咽困难、胀气、心悸;有时患者则觉得有体臭或者身体畸形。

  疑病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如婚姻改变,子女离别等因素;医源性因素:如医生的不恰当言语、态度,反复要求患者检查;恐惧衍生疑病:如见到亲人或朋友死于某种疾病,怀疑自己也会步其后尘;性格因素:患者病前性格敏感多疑,固执,要求十全十美。

  该病的突出表现是患者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过分关注,故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本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针对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予药物抗焦虑、抗抑郁辅助治疗。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医师 苏镜丰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