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区晚报
儿童自闭症应及早干预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被人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是自闭症儿童。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了诊室,据母亲介绍,大儿子今年八岁,小儿子四岁,他们出生后都不能讲话,不能与父母沟通,智力发育也较差,不能与人交往,经常独自玩耍,动作重复刻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常将大小便拉在身上。大儿子还常打弟弟,有自伤行为,为了照顾两个患儿,父母俩花了很多精力及财力,但效果不明显。故带患儿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患儿没有语言能力,无法交流,智力较差,多动,动作重复刻板,无故哭闹。两男孩诊断为儿童自闭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出生,且每年呈20%的趋势增多。我国目前大约有自闭症患者1000万左右,而0至14岁自闭症儿童就超过200万。,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数原因的障碍症候群。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1。
儿童自闭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至3岁,婴儿孤独症通常在出生后第1年表现出来,一般不会晚于3岁发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发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球等,以至于达到依恋的程度。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满足。2、刻板重复动作,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3、人际交往障碍,患儿常常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对亲人和对生人一样,与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也不感到畏惧。该类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常常回避与人的对视,与周围人缺乏情感的交流。4、语言发育障碍为本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儿童患病后一般语言逐渐减少,严重时完全缺乏。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现一些刻板、重复、模仿和代词错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时用“你”代替“我”)等异常语言。5、感知觉障碍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没有看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6、智能障碍,孤独症患儿外貌无明显呆滞,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数有智力中、重度低下。
在治疗方面,虽然目前自闭症的干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无最优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的治疗。其中,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目标是促进患者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今年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口号是“让世界亮起来”,让我们更加关心自闭症儿童,使他们能够更好适应周围的社会和环境,尽我们所能,让每个儿童都有快乐的生活,孤独的孩子渴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他们的世界,渴望更多的爱与关怀。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庄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