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特区晚报
鼓励教育助孩子克服读写障碍
读写障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发展性特定的语文障碍,泛指阅读、书写或拼字方面的障碍,表现为个体处理加工书面或者口头语言能力的不足,不能准确或流利地识别字词,在拼写、组词、阅读、书写等方面都会遇到困难。这并非因为智力或功能性障碍,也不是环境因素和情绪问题而引发的。
全球学龄儿童中大约有10%学生存在读写障碍,而中国读写障碍儿童约占5-10%。相当于每一个班级中有2 到3个学生存在读写障碍。66%读写障碍学生为男生。香港2007年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读写障碍的普遍比率约为9.7%至12.6%。北京社科院2004年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北京读写障碍的普遍比率为10%。
读写障碍有什么表现?
阅读方面:朗读时不流畅,读错字词,增字或减字;常混淆字形相似或字义相近的词,如“未”读成“来”,把“快乐”直接读成“高兴”;
常常在阅读时发生跳行或跳字,阅读速度很慢;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弱,运用词语造句倍感困难。
书写方面:书写时常犯错,比如漏写笔画,随意增减,左右调换,上下调换等;书写时次序混乱,例如[今天上学不用],把“上学”和“不用”顺序颠倒;经过反复读诵,默写仍然出错,哪怕是最简单的字词;认字能力较弱导致写字速度慢,没有笔画顺序;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混淆;经常搞混音近的字;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如何克服读写障碍?
寻找专业的康复训练;提供一致的、持续的鼓励和支持;聆听孩子的心声;教师和家长必须奖励孩子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成果;不要用负面的字眼来批评孩子;与老师沟通,共同探讨有助孩子的独特学习模式;要不断发掘孩子的其他优点和其他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体验成功和获得肯定,让孩子找到自我认同的点。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黄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