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孩子在校认真在家坐不住怎么办?
培养良好习惯是关键
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多多,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尤其是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妈妈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孩子写作业,可是他每写几个字就起身溜达一圈,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这个孩子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家长很伤脑筋,带着孩子来就诊,希望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
在与孩子接触和互动中治疗师发现,多多做事的反应很快,但就是不专心,经常坐不住或者安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但有趣的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却与家里相反,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认真,没有类似不良表现,还是老师的小帮手。针对孩子目前的问题及其给家庭带来的困扰,最重要的是改变多多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为此,在治疗师的分析和建议下,与妈妈一起商量制定了一个行为矫正计划。经过一个月的行为治疗,多多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原来写作业经常离开座位,现能坚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的质量也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还经常被表扬。家庭的气氛也明显改善,原来晚上督促写作业的批评声变成了笑声。
这个案例其实常见,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行为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行为矫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在儿童行为矫正中,如何能更加有效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激励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孩子的主要问题具体化并针对性去纠正,设置的难度要适合孩子,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而且做到奖惩分明,坚持原则,并循序渐进,逐渐强化。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比较严重,或者存在多种行为问题,家长在多方教育和尝试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 黄燕虹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