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理性思维,远离焦虑
2014/12/2 16:28:58

 以下是特区晚报1122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 http://www.step.com.cn/html/2014-11/22/content_578091.htm 

理性思维,远离焦虑

    李伟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在家里是一个好丈夫、孝顺儿子,在单位是一位体恤员工且工作能力强的好领导。他每天都加班加点,生病从不请假,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接近完美,却担心自己达不到周围人的希望。他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人,无论别人的要求有多荒唐,他也从不拒绝。但最近一个月来他变得脾气急躁,任何一点小事儿都可能令他发火,莫名紧张和心慌,自觉工作无法集中精神,却找不出原因,连续一个月的失眠让他走进了心理治疗室。李伟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他正处于一个焦虑状态,若持续下去,有可能患上焦虑症。他的身体状况提醒他需要关爱自己。心理学研究发现,引起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认知扭曲,而减轻焦虑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知重构法。那么什么是认知重构呢?

    首先,认识我们的非理性思维。认知重构法的基本观点是:你对周围人和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你的情绪和你作出的反应。人在烦躁不安的时候,往往坚信事情非常糟糕,结果非常可怕,会对事情的做出不切合实际的“恶化”或“灾难化”的判断。比如:“这件事情做不好,是我的能力问题。”“我发烧了,会不会是埃博拉病毒感染?”“我瘦了,是不是得了癌症?”“他没有表态,是不是对我有意见?”“电话不通,会不会出车祸?”非理性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是认知阻碍。它的表现形式是常使用“要是……我该怎么办?”“我绝不能……”“要是……可糟透了!”这些想法会阻碍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也经不起理智的思考,会让你变得紧张和焦虑,还会引起抑郁、愤怒、内疚以及羞愧等消极情感。

    其次,向非理性思维提出质疑,代之以现实的思维。为了克服非理性思维,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你是一个人,有时会犯错误;没有完美的事情和完美的人。承认了自己的人性,你就迈出了第一步,以逐步摆脱那些消耗你身体能量的忧虑与烦恼。其次,你得放弃过分的要求。把“应该怎样、一定要如何”等等丢到脑后去,能以一种更实际的态度接受现实,并学会作出取舍。要学会对自己说,很多你想要的东西其实并不需要,你有能力忍受失败和拒绝。再次,要有“反灾难化思维”。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并非大难临头、一片黑暗。最后,无条件积极思考。应该承认,所有的问题、冲突、压力和烦恼实际上都是促使自己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对你的打击!对自己说,你有能力对发生的一切进行反思,这样你才能向前看,并且理性地处理所有事情。

    最后,建立和强化新的理性思维。一旦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说法不现实、不理性,就可以进行重新编辑,删除那些挑剔的、焦虑的、内疚的,代之以理性的、能增强自信的想法。还需要练习、练习、再练习,逐渐把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强化为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你将不再焦虑和疲惫,而是每天都有能量。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黄燕虹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