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介绍 > 媒体视角
【媒体报道】【志愿者风采】 汕头有一条暖心援助热线:24小时守候,点亮受困“心灯”
2021/3/24 17:02:22

“您好,这里是汕头市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电话那头传来温柔镇定的声音……

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是汕头市一条面向公众免费的专业援助热线,开通一年多来,已有超过2000余人向它倾吐自己的秘密、倾诉心灵的彷徨与伤痛。这条暖心热线挽救过一些人的生命,也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向来电者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摄影:李德鹏)

热线电话常在深夜响起

0754-87271333,这是一串再简单不过的数字,无论什么时候拨通这串号码,电话那头总有人接听。由于电话常在深夜时分响起,不少人把这条热线称为抚慰心灵的“夜明灯”。

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成为抚慰心灵的“夜明灯”。(摄影:李德鹏)

“我好烦恼,不知道要怎么选择?”打通热线的是一名20多岁的女生秋洁(化名),接线员在接听她的电话时,能明显感受到她极度焦虑的情绪。在一所看起来不错的大学毕业,对很多毕业生来说,可以说是进入职场最好的“敲门砖”。然而,所学专业的限制和在毕业之后坎坷的就业经历,让秋洁更加坚定“考研是未来最优的选择”。

可是,在过去几年间,身边质疑的声音却不断响起——“等你读完研究生,到时候再去找工作、结婚吗?”先是父母的反对,而后又是亲朋好友甚至是邻居的质疑,秋洁渐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身边的同学大多已经工作稳定。如果辞职备考,还得多啃老三年,我真的不敢直视父母逐渐老去的脸庞……”秋洁边说边啜泣。

在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接线员始终平静又温柔地听完她所有的宣泄,既没批判,也没提及他人。接线员在缓解秋洁焦虑情绪的同时,协助其分析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利弊。经过短短40分钟的交流,秋洁逐渐卸下身上的包袱,表示愿意重新考虑,并与父母进行更好地交流。

“每位来电者都很勇敢”

在我国,心理热线的兴起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所谓心理热线,指的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向来电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对一”探讨其个人遭遇的心理烦恼和困惑。

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是立足粤东、面向全国大众的公益性心理援助热线。(摄影:李德鹏)

莫堉鑫是汕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工作人员,他接到过不少类似的心理咨询。这些听起来非常脆弱,且处于崩溃边缘的人,在他看来“都是勇敢的”,因为讲述自身心灵创伤的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非常困难。热线开通至今,他们共接到来电超过2300例,接听率为90.19%,来电内容主要涉及精神疾病、情感、家庭教育、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

记者发现,在相关的数据中有“拨出238例”的字眼。莫堉鑫告诉记者,这些回拨的电话,主要是针对首次通话过程中,表现出强烈自我否定,甚至有高危行为的回访。心理热线对有情绪危机的人进行心理援助或干预,属于危机干预的一种形式,即应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来调节求询者的情绪状态,减轻或消除其情绪上或躯体、行为表现上的问题,助其渡过危机或逆境。

曾有一名中年男子因沉迷于购买彩票,影响夫妻感情,其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试图挽回这段婚姻,却适得其反。在情绪极度低落之际,他拨打了心理援助热线。“他们主动拨打热线,就说明还有求生意识。”莫堉鑫说,这时候的接线员可能就是他们在情绪漩涡中可以握住的救命稻草。也正因为接线员耐心细致地倾听,关注到男子细微的情绪变化,最终将他从崩溃的边缘中拉回。在后期的两次回访中,男子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彻底消除采取过激行为的念头。

30名接线员全天候轮值

据了解,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是由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主办、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立足粤东、面向全国大众的公益性心理援助热线。目前,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团队总共41人。其中30人为热线接线员,他们均具备临床精神科或心理学背景且经过专业热线接线培训,负责日常接线工作,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正常运行。另外11位由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治级以上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援助热线危机干预小组,负责热线的高危来电危机干预与处置、困难来电的技术指导及热线督导等工作,当中多位组员为汕头市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员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如今,这条热线成为不少陌生人能够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向外吐露秘密的地方。由于热线这头无法看到来电者的情况,接线员仅能通过热线中的声音,判断对方的情况,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对方。全心全意的无私付出,也得到来电者的肯定。有临近高考时焦虑的高中生出现失眠症状,在接线员鼓励下调整心态,考上理想大学后回电感谢的;也有离婚女子出现抑郁症状,在接线员的帮助下,勇敢面对疾病,人生重焕光彩来电感谢的。“虽然不是面对面,但这样也能帮助到别人,我们也觉得很温暖。”莫堉鑫如是说。

(作者单位:汕头融媒集团)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