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媒体报道】高三学子复学更需“心理复位”
2020/4/27 15:45:36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李达齐表示,顺利备考需要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

00.jpg

本报记者 李德鹏/文 魏朝霞/摄

受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生都待在家中,学生们每天在家盼着开学,生活和学习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即将迎来高考的高三学子。随着开学时间的确定,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及各类考试,不少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李达齐表示,毕业班的学子要顺利备考,需要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保持自信、平稳、积极的心态。


寻找“走神”背后原因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向好,高三学生小喵(化名)对疫情的关注也逐渐减少。在学校还未宣布开学之前,班主任老师通知所有同学开始上网课。可是,小喵在上网课时总觉得自己无法集中精神,望着充满诱惑的手机,她时不时就想着看剧、刷微博。

“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不只存在于听网课。”在以往与学生交流中,李达齐也经常碰到学生反映过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每个人所说的程度有所不同。比如一节课走神3、4次,每次可能就几秒钟,或者自认走神很久,可实际上时间并不多。李达齐指出,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长期保持非常专注的状态,要在整个高三阶段的每节课每分每秒都聚精会神,是不太可能的。

为何注意力会出现不集中的情况呢?李达齐告诉记者,注意力波动本身就是个提醒。比如是“你累了,要歇一歇了”,或者是这节课难度太大等。那么,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首先是需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如只是偶尔走神,影响并不大,那只要把注意力拉回来就可以。也可根据自身注意力能够维持的基准水平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也就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走神,就休息一下再继续下阶段学习。

找到自我价值定位

目前,面对疫情和高考的双重压力,高三学生的心理难免会出现波动。面对高考,考生最常见的心理就是担心“考不好”。李达齐指出,担心“考不好”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像小喵在学习过程中,会总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是紧张、发抖、心跳加速等情况。而经过了解发现,她仅仅是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而感到心慌,最后导致后边的题目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小喵认为,自己平时成绩不错,而且学得很好,理应掌握所有题目,所以遇到不会的题目就会慌张,担心“下次考试考砸了怎么办”。

高考是全民关注的事件,也是人生阶段的重要考试之一。每年高考都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肯定存在。而今年高考因疫情影响,教育部也公布了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的信息,考生对这些变化的适应程度,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备考,甚至是考试结果。

李达齐表示,一道题的对错或者分数排名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考生的情绪波动。从表面上来看,这种担心本身是指向考试本身,但事实上,指向的是自我的位置。不少高三学生会担心自身不符合社会标准,认为自己因为没考好而成为失败者,失去自我价值。所以,要减少高三考生的这种担心,需要启发考生发现自我价值的意义。

调节心理状态有妙招

对于已经复学的高三学子来说,其心理调适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正面心理教育,实现学生心理“复位”,缓解学习压力,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积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考试,学会自我调适。李达齐建议,在高压力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心理调节是通过身体调节来完成。

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自动释放压力荷尔蒙,持续累积的荷尔蒙会引发身心疲惫,而代谢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李达齐建议高三考生每天都要依照自身实际坚持运动半小时左右,不仅能代谢压力荷尔蒙,还能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同时,也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来放松身体,或者采用直接拍打身体的方式,尤其是轻拍肩背肌肉,以此来放松身心。

负面情绪会影响思维和学习效率,假如高三学生出现负面情绪时,要合理宣泄情绪,不能选择自动忽略、压抑自身情绪。有研究表明,越是刻意回避和压抑情绪,产生的内心消耗会更大。李达齐表示,学生不要把情绪憋在心里,应主动采取一些方式来释放情绪,如倾诉、喊叫或撕纸都可以。而家长、老师在面对学生情绪失控时,不要进行任何批评或评价,要做到认真陪伴、倾听,向其表达鼓励和关心。当学生感到被理解,其情绪自然会舒缓下来。当然,学生们也要练习使用正性语言,如“一切都还来得及”、“我可以顺利地完成”、“我能够发挥正常”等,这种积极地自我暗示有助于个体保持情绪稳定。而积极自我暗示与深呼吸结合起来,还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高考前的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过于重视、过于在意结果、担心失败,而出现焦虑的情绪,这也使得他们在学习、考试上“有心无力”。考试前有很多模拟考试,更容易让学生患得患失,甚至是自我质疑。李达齐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在此时成为学生的“情绪稳定器”和“心灵安全岛”,考好了就总结经验、增加自信,若考得不理想也坦然接受,共同探讨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增加对焦虑的耐受性。如果个别焦虑情绪明显到出现厌食、失眠、坐立不安的孩子,可以选择到专业的精神专科医院或机构进行心理辅导。 


转自汕头plus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