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媒体报道】《工夫茶约》“战疫一线 权威访谈”:对话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教授许崇涛
2020/2/26 14:34:22

《工夫茶约》“战疫一线 权威访谈”:对话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教授许崇涛

【编前话】当前,防控疫情的战役已经全面打响,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从党员到人民群众,从医护人员到基层干部,各行各业以战胜疫情为共同目标,形成强大的联防联控合力,一场齐心协力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展开。无数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力量。

    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市广播电视台《工夫茶约》栏目推出大型特别节目《战疫一线 权威访谈》,节目邀请市防控指挥部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县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围绕当前各地各单位如何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筑牢筑实每一道疫情防线等内容进行深度访谈,以期更好地激励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坚定信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生命健康之战。今天对话的嘉宾是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教授许崇涛。

【战疫一线 权威访谈】对话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教授许崇涛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在疫情防控中主要担任什么工作?

?战疫一线工作者的心理状况如何?情绪上如何排解压力?

?疫情对小微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造成一定影响,他们该如何面对?

?宅家上网课,孩子如何排解压力?如何迎接接下来的复学?

    作为精神病院,患者住院周期长,病房住院人数多,聚集性强,特别是精神卫生中心是开放式管理,一旦有人员感染,扩散会很快。因此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严防新冠病毒进入医院。作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积极为一线工作者、市民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为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或疑似病例提供会诊与治疗服务。包括开通疫情防控24小时心理热线,医院APP,开展社会公益讲座,派出战疫逆行者先锋队下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等。

全市一线工作者的心理状况如何?情绪上如何排解压力?

    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焦虑与恐惧相对较少。其他一线人员(如警察,社区工作者)相关知识不足,更怕被感染,焦虑、恐惧等情绪相对突出。一线人员共同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疲劳比较普遍。

    因此,要认识到,新冠病毒虽然传染性较强,但在医疗资源充足情况下,及时得到治疗,致死性并不高。认识到这点可以减轻焦虑和恐惧。加强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要,他们的社会性接触多,感染机会高于其他人群,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而且相关部门要意识到一线人员若未得到良好防护,被感染后也容易成为传染源。

一线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排解压力:保证规律饮食和充足睡眠;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意义,增强成就感;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讲出自己的感受,相互支持,相互疏泄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服务或工作对象理解、共情而非完全认同,对不合作工作对象要理解和保持克制,耐心解释和疏导,必要时报警处理;若出现明显的心理和身体问题时,要及时与同事、上级沟通;合理安排工作,安排轮休,避免过度疲劳。

防控不能停 生活要继续

    当前防控疫情到了最吃劲的时段,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公众的心理建设,这个时间段也是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节点,大家应该保持良好心态,一边防控不放松,一边工作生活继续。

    民众的心理从开始到现在,的确会发生改变。开始时焦虑、恐慌,持续了这么久时间,心理适应一定会发生,焦虑或恐慌情绪就会明显减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有利于调动我们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提高免疫力,也有利于我们重视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减少社会性接触)。但在长期的应激状态下,身体和心理也会发生耗竭,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处理的,是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过度焦虑或恐慌。不必为自己的焦虑和担心感到羞耻,讲出来倒是一种减压方式。

    民众目前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有些人认为疫情已经得到较好控制,过于低估病毒的传染性,放松自我防护,盲目乐观。有些人虽然没有开始时那么焦虑或恐慌,但一直关注着各种疫情信息,持续地担心会被病毒感染,焦虑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前者因轻视自我防护,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前功尽弃。后者因一直焦虑程度较高,时间久了也会出现身心问题,如焦虑、失眠、躯体不适感、疑病观念增强。因此,前者要意识到疫情防控是场相对较持久的工作,重视自身的防护就是在为打赢这场防疫战做贡献,还没到放松的时候。后者要看到防控已经取得成效,坚定信心,以良好心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好防护,直到疫情结束。

解决“没事做”

    在疫情防控中,人们少出门,不串门,部分市民群众反映在家都“憋疯”了。但是,目前又是防控工作最吃劲的时候,防控的最好措施就是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这时应该保持什么心态?

    一定要认识到减少社会性接触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措施,这有助于民众认识到继续在家、或家与单位两点一线的意义,不因此产生消极或对抗情绪。

    在家久了,没去工作,社交减少,会产生无聊感,甚至空虚感。时间一长,会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所以,解决“憋疯”了就要解决“没事做”。

    具体可做到“五个一”:做一个计划,钻研一件事,找到一种支持,进行一项锻炼,体会和思考自己的一些体验。

孩子的心理建设

    孩子的心理建设也非常关键,目前仍然不能到学校上课,网络教学,在家自学,孩子应该如何排解压力?有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

?孩子的心理状态受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保持心理健康。父母应该珍惜这段时间,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和感情。

?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心声,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和孩子一起讨论疫情,学习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和防护,共同制定防护措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特别强调用科学的知识、权威的观点而非网上似是而非的说法,不要恐吓孩子。

?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适当运动。

?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父母和孩子商讨学习计划、复习和补漏。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网络教学,青少年比父母更熟悉。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应帮助孩子调试设备,让孩子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

?避免孩子沉溺于电子设备。父母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讲故事、玩游戏、一起DIY,以转移其注意力。对青少年要理解他们的需要,限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

复工复产阶段,小微企业、个体户该如何面对?

    疫情给小微企业和个体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中央、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纷纷推出举措,持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战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要坚定信心,增强信心,可以尝试改变运作模式,如让员工在家工作,提供上门服务;寻找可能的社会支持度过难关;着手准备疫情解除后的复工;已复工的企业创造条件加强员工的防护,不因有员工感染而再隔离停工。


转载自汕头橄榄台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