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全体职工迅速开启“非常模式”,全身心投入疫情阻击战。在这其中有一群战疫“娘子军”,她们凭借着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高标准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故事。
坚守岗位甘奉献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作为医院的疾病防控部门,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接到疫情防控消息后,院感办公室主任陈丽辉马上取消休假,赶赴医院,连夜制定出疫情防控的相关预案和流程。2月12日,医院出现一例发热患者,根据上级指示必须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处理,陈丽辉协同医务科马上联系市疾控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对患者及留陪家属进行咽拭子采样,并加急进行核酸检测,最终经过两次核酸检测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在疫情防控期间,陈丽辉每天都坚守工作岗位,组织医院人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练、培训,确保全院人员熟悉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流程,一旦有突发情况都冲在前头,筑牢院内感染防控关口。
陈丽辉
余春虹医生是精神卫生中心B超科医生,其丈夫陈铭生医生就职于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是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丈夫驰援湖北的这段时间,她一边照顾家里老人及两个小孩,另一边则是默默地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从未向医院提任何要求。“丈夫在全力以赴为大家,我也理应照顾好小家。”余春虹动情地说,家人自愿奔赴前线投身抗疫阻击战,是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体现,作为家属必将全力支持他们并为之感到自豪。正因为有了像余春虹医生一样默默付出的家属及家庭,前方援鄂的医护人员才可以义无反顾、斗志昂扬、全力以赴的投入战斗。
余春虹
勇挑重担保运转
赵颖琳是精卫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也是医院心身康复科党支部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同时身为心理护航突击队队长、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的她率领医院心理护航突击队多次深入前线留观点,为一线医护人员及留观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精神疾病患者诊治;召集热线管理小组赶制疫情期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制度,并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亲自参与热线轮值工作,确保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正常运转。同时,她还撰写多篇疫情相关的心理应激干预策略科普读物向公众发布,统筹疫情期间医院社区下乡精防工作。
赵颖琳
疫情开始至今,作为汕大精卫中心外派普宁仁德医院医务科科长,医生张金玲始终冲在防控最前沿。她每天接收大量的文件,积极学习领会,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预案和指引,带领大家进行学习演练,保证全员掌握。此外,在为帮助受疫情影响出现心理不良反应的群众,她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各种困难,第一时间推出了线上心理热线服务,并作为主要队员之一参与热线值班。身为母亲的她,面对繁杂的工作从未退缩,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甚至通宵未归家,最多时一两周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 “看到医院各项医疗工作有序推进,未发生任何疫情风险,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张金玲如是说。
张金玲
抗疫战线母女兵
黄燕虹医生是汕大精卫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是本次抗疫心理护航突击队成员,其女儿张绚智也是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以及抗疫心理护航预备队成员。在抗击疫情的心理战线上,她们随突击队一同前往多个疫情防控留观服务点,深入了解前线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评估接受医学密切观察人员的心理状况,同时也主动参加到多个公益心理援助中,守护前线人员和群众的心理健康。当了解到防控疫情的社工群体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黄燕虹利用专长为社工群体开展线上团体心理咨询。
陈芬
张瑜倩
在此次疫情期间负责医院大门的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中,也有一对母女。天气寒冷、防护物资有限,她们不曾有一句怨言,没有半点退缩,冒着随时可能碰上发热患者被感染的风险扛起了预检分诊的重任。陈芬是一位工作了20余年精神科护士,除做好本职工作,还负责全科室物资管理,在防疫期间负责领取发放口罩,消毒清洁用品等防疫物质,工作细碎复杂,但她认真负责从无差错。其女儿张瑜倩在疫情期间积极参加我院公众号文章“宅家防疫站—教你放松小技巧”的视频录制,参加编写针对居家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管理的心理防疫指南,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转自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