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精神卫生法酝酿25年难产
2010/9/1 9:57:10

 

摘自新浪网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重症精神病人1600万,但在他们当中有条件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20%。而所谓治疗绝大多数也是以门诊看病为主,住院治疗受个人经济条件、社会医疗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人数极少,看护重任主要落到了患者的家庭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精神卫生法》却酝酿了25年之久,迟迟未能出台。
翻看精神病患者医治的相关资料,一组数字更是让我们感到了惊讶:我国的《精神卫生法》从1985年就开始起草,25年间10易其稿,直到去年6月才公布草案征求意见,但短时间内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难度还很大。
多次参与《精神卫生法》调研的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教授认为6大难点让这部法律难产:
马力: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社区的康复体系、政府社会家庭三者共同承担责任的问题、心理和社会工作的规范、管理的体制的问题、财政保障机制建立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除去这些问题,也有专家认为,《精神卫生法》迟迟未能出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法律条文难制定,而是政府无法确保大量的投入来配套法律的实施。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家庭很难承担重症精神病人的看护重任,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肇事引发的恶性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精神病患者的肇事时有发生,因此,通过立法加大精神卫生投入,规范精神病人管理势在必行。马力教授呼吁:“《精神卫生法》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公共卫生问题。”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