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本强基”帮扶对象到“广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9/12/29 15:07:39

2004年以来,是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历史上最具挑战和突破的时期,该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实现了从“固本强基”帮扶对象到“广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跨越,并扭转了医院一度出现的动荡不安局面,走上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轨道。
由于党总支发挥着坚强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医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业务量连年突破历史新高,医院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同行前列,成为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东省“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示范区建设单位、广东首家精神科医师培训基地,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护理部被评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党总支姚锡涛书记由此被授予“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一、建设一支精简高效的干部队伍。现任党政领导班子受命于医院动荡之际,面对因重建搬迁因素而引发的不安定局面,该院党总支一方面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和分工,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完善党政决策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院务公开制度等,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实行干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与职能部门签订重点岗位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考核,并与干部提拔任用、奖励等挂钩,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了干部队伍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效能,形成了一个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党员的覆盖面和党组织的渗透力。把组织生活与医院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如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研讨医院特色与不足,发动党员为医院发展出谋献计;鼓励党员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撰写党建论文,参加各类党建理论研讨班等,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年来该院党员共公开发表党建论文14篇,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扬。
适时调整组织发展思路,重点做好“双高人员”、业务骨干和35岁以下青年职工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使组织发展工作取得明显业绩。目前博士学历党员比例达100%,硕士学历党员比例达80%;副高以上党员比例55.9%,为医院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党员在医院的各个岗位尤其是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岗位上成为骨干力量,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积极探讨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新举措,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健全各项招投标制度,关口前移,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一方面制订完善《职工职业道德考评条例》、编制《职业道德规范手册》,加强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与深化医院人文关怀特色结合起来,与各职能部门签订《医德医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管,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家属)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医院没有违纪违法事件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减轻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压力。该院党总支重视医院奉献文化的培养,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实施减免费住院治疗,同时在汕头市建立10多个社区义诊康复点,每月定期送医送药,仅2004年至今,共收治减免费住院病人440人次,社区义诊38483人次,分别占总住院人数和总门诊量的10%左右,《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访。党总支还组织党员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开展“情系灾区,爱心捐赠”扶贫济困等活动,弘扬奉献文化。
五、构建和谐医院文化,推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党总支十分重视加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医院文化的宣传与渗透,把医院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注重尊重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如每月开展医患同乐座谈会、为患者庆祝生日,节假日免费给患者加菜等,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注重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医院党总支通过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为职工排忧解难,加强沟通,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娱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05年至今,该院共受到被省市以上媒体表扬报道30多次,在社会享有较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