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0 8:54:01
于2009年12月2日,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复杂、社会价值多元,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高迭起伏,人们承受日夜急速的高压,致使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率在各个角落日益显现。所谓精神疾病意指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判断、情绪以及驱动力(饮食、睡眠等)功能上的不正常现象;常见的精神疾病分为两个范畴,一是精神病(psychosis);一是神经官能症(neurosis);前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型精神病、妄想症等,后者如神经官能性忧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恐怖症等。
精神性疾病源于脑部功能的变化,其病因复杂多端,牵涉及生物性(如遗传)、幼年环境、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急遽的压力等,根据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精神疾病的发生不会是单一的因素,为多种因素合并所引发。
随者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对大脑功能的逐渐了解,精神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神速,各类药物及心理疗法皆有,疗效显着,连向来被认为难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其缓解率都可以达到75%。所谓缓解率为经过治疗之后精神症状可以减轻,亦即100名病患其中有75位的症状能够减轻,而其中的25名病患则可望消除症状。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精神疾病必须长期治疗,持续服药,且不论是哪一种精神疾病,越早发现治愈及愈后的状况越佳,所以千万不要讳言忌医。
精神疾病如若是精神分裂症,其主要的症状为幻觉、幻听,以及被害妄想,尤其是听幻觉部分最为常见,如家人发现有情况,必须及早就医。至于情感型精神疾病,如躁郁症,发病时分为躁狂期与抑郁期,前者会出现情绪高昂、多话、精力旺盛(如可以两、三天不睡觉拼命工作、写计划等)、乱花钱(如冲动刷爆信用卡)等;后者则出现忧郁、食欲下降、失去兴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等;也有两者混合发作的现象;家人应当警觉。
如前所言精神疾病的起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目前科学家通过各种研究,以及药物的开发等以求治愈病患。对精神病患而言,有治疗即有希望,千万不要放弃医疗,家人也必须给于持续的支持、鼓励,大家共同来帮助精神病患走出阴暗角落。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张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