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5 9:36:24
于2009年8月28日,发表在汕头特区晚报。
目前,精神康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越来越认识到由住院治疗跨入社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病人经过临床治愈后还得回到社会去,接受较长时间的医疗和护理。因此,得到社会支持和关心,消除或避免一切不利因素,就有利于病人康复,反之,就会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导致复发。那么,家属应如何支持和看护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呢?
1. 掌握和了解一些精神病的一般知识:要了解精神病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的精神症状,识别患者的表现是否正常,针对病态行为加强治疗护理。对那些非病态的不良行为,应以平等、诚恳、和蔼的态度劝说,用商量的口吻耐心劝导,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训斥、命令的方式,横加指责、厌恶,甚至置之不理。但当确定为精神活动异常时,应采取措施去医院诊治,使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2. 保管好药物,遵医嘱按时监督病人服药,不可放任自流,防止病情复发。按时按量服药是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家属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专人监督和管理病人服药,不能因家属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而让病人自己服药。坚持长期服药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很难办到,更何况是精神病患者呢!往往很多患者就是因为觉得麻烦就自行停药,虽然一段时间没事,但稍有一点小刺激即可引起疾病的复发,所以家属要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把关。
3.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生活训练。由于社会偏见等诸多原因,许多病人对病情考虑较多,产生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感到低人一等,同事及亲朋好友应给与鼓励安慰,使病人感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不要让其独居一室,衣食住行应有人照顾,注意让病人主动参与家庭生活,使他们有讨论家庭事务和操持家务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家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组织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安排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早日适应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吴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