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心病”还需心药医
2009/11/24 16:05:26

于2009年6月26日,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

某青年女性,初中文化,已婚。2年前出现失眠,纳差,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整天唉声叹气,感觉自己能力不如人,对工作生活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没人缘,觉得老板及工友都对她不友好,自己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碰到别人很讨厌跟人打招呼,别人在旁边说话也觉听得不耐烦,抱怨家人对她不好,每次就诊都诉心情烦闷,觉得做人没意思,经常流泪。当时诊断为抑郁症,予抗抑郁治疗,能正常上班、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每次复诊都心事重重,建议她参加心理治疗,可治疗医生约她谈话一次就拒绝参与。终于有一天,自己主动向医生?说自己隐藏许久的恋情:2年前在工厂认识一离异异性,彼此情投意合,频频私下约会,背叛丈夫,激情过后内心又充满内疚和自责,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家庭,也想过离开那位男人但一直藕断丝连,良心促使她向丈夫坦白一切,没想到憨厚的丈夫居然原谅她的过错,没有责备她并劝她回心转意从此与那位断绝来往,做好3个小孩的母亲。可患者称眼前的生活平淡如水,丈夫虽对她不错但感觉很没意思,一点都不幸福,自己向丈夫坦白一切本没想得到丈夫的谅解,只想把压在心里的“石头”放下,而早盘算着要与丈夫离婚,虽然3个小孩都未成年,认为再婚后有空就回去看看小孩,自认为对小孩不会有太大影响…。现在担心的是自己的病能不能好,还需要服多长时间的药?

就此病例如言,能否痊愈一半取决于治疗,一半取决于患者对生活的选择和态度。幸福是什么?快乐从何而来?没有标准可言,现实生活中高官显赫家财万贯的人也有的忧心忡忡,乞丐虽然一贫如洗有的也过得消遥自在,快快乐乐。关键看一个人的需求是什么,暂且抛开良心、道德、社会舆论的谴责,要享受感情必然要舍弃对孩子的眷恋和牵挂,要能承受小孩成长带给你的影响,不管小孩将来成才也好,成败也罢,都做好心理准备都能承受吗?都没有自责吗?子不教不仅仅是父之过,同样也是母之过。如果你目的很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而完全可以放弃其它,那么大胆的往前走也未尝不可。相反,如果心里牵挂太多,何不尽早回头,免得伤人害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诱惑日新月异,生活平平淡淡才真实。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梁春莲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