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4 15:20:27
于2009年5月22日,发表在汕头特区晚报。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历和经验,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石。许多心理障碍的成年人,大多都是因为儿童时期的一些不良的经历、潜抑的想法以及歪曲而未被及时纠正的感知觉体验所发展过来的。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关注心理健康的重中之重。
儿童的心理发育,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习模仿而来,模仿来自和他关系最亲密的父母。因此一个儿童心理健康与否与父母的一举一动密不可分,与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关系甚密。
只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儿童的心理才能健康地发展。什么才是健康的成长环境,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家所公认的是:一个理解和被理解的环境。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就能培养出基本的信任,希望,主动性以及意志力。
什么是理解和被理解的环境?简单地说就比如孩子摔倒后会哭起来,父母能知道孩子是因疼痛而哭,害怕而哭等,并做出相应的回应,扶他起来,并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给他安慰和鼓励。也就是说我们发现儿童的每一个行为,要能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意义,并通过最好的表达方式让孩子知道他是被理解的。事实上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儿童的诸多行为是荒诞离奇的,但我们只有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拥有这样的环境,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自己就会慢慢知道发生了什么,自己也能处理好一些事情。
理解和被理解之间有一条纽带,那就是沟通。沟通是父母和儿童之间保持强有力的情感纽带。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是相对困难的,因为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均不够完善。但我们可以借助观察,用儿童自己的语言和思维和他们交流,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如果沟通出现问题,孩子得不到理解和被理解,那他的负面情绪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孩子本身是无法处理这些情绪,长此下去会更难和他交流。如果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出现问题,他以后的人际交流也将是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责任更多的在于父母,父母不单是要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以及每个行为背后所展现的儿童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长,才能信任而充满希望和积极性,在坚强的意志中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