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强迫现象:出门之后总是担心屋门是否忘了锁上而返回检查;脑海里不时会有一首老歌响起;调节音量时必须是双数或单数等。在与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助理洪晓虹聊到强迫症时,她认为强迫现象可以说是人人都有,但如果严重的强迫行为已经影响到工作生活了,那可就得注意了。
洪晓虹: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助理,广东省精神科医生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精神病院分会委员。从医30余年,从事精神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在焦虑、抑郁、强迫症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开展专家门诊。研究领域为精神疾病遗传与药理,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课题研究。
学习过分认真
作业反复核对
“我的孩子最近不愿意去读书,有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父母焦急的眼神,洪晓虹经过一番简单的了解后,便和小路聊了起来。小路(化名)看起来斯斯文文,坐在洪晓虹旁边时,并不太多说话。小路是汕头一所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可是他已经有2个月没有去学校上课了。听小路父母说,在家排行老二的小路读书非常认真,可是几个月前去接孩子时,发现孩子出校门的时间比往常要迟1小时左右。当问及原因时,小路只是说在学校里抄作业,其他的并没有过多的提及。
在深入的接触交流之后,洪晓虹慢慢地尝试着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小路抿着嘴,轻声细语地告诉洪晓虹,上初中后的作业相对较多,有几次作业漏做,自己非常自责。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批评其他没有做作业的同学,说他们太懒。对待学习非常认真的小路听完之后,担心自己要是出现类似的情况,也会被老师责骂,所以每天抄完作业之后要反复核对,还要拿同学抄的来核对。后来,同学不愿再借给他看,还直接把黑板上的作业要求擦掉。这便让小路愈加难受。父母又发现,小路在睡前还会用半小时的时间反复检查窗帘是否拉好,洗澡前要准备1小时才能进浴室……这些行为让他们感到很诧异,就要求小路加快速度,甚至直接拉沉思的小路直接拉进浴室帮他洗澡。但这并无法改变孩子看起来“拖拉”的行为。
“这是典型的强迫症。”洪晓虹听完小路及其父母的描述之后,结合心理测验,告诉小路的父母,小路正在遭遇强迫症的困扰。洪晓虹说,小路存在强迫观念如强迫自己反复检查作业是否抄齐、窗帘是否已经拉好,而这样的强迫行为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洪晓虹为小路制定了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配合认知治疗,让其有战胜这种心理疾病的信心,同时家人对强迫症的认识理解也给予小路支持和帮助。经过1年的治疗,小路强迫现象基本消失,虽然仍在继续巩固治疗,但已经重新回到校园学习。
延误时间治疗
增加治疗难度
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目前医学界认为,强迫症的病因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但尚无定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强迫症是目前世界上第十大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疾病,它的终生患病率在2%-3%。洪晓虹医师团队曾对在2014年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发现他们门诊就诊的强迫症患者中,起病年龄大概在14-30岁之间,但就诊年龄却是在18-35岁,延误治疗时间约是5年。由于很多人对强迫症的不理解、病耻感等原因,其中有60%的患者不敢将症状与外人说,使得强迫症病程缓慢发展,直到症状明显才就诊。
“看到很多患者十分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洪晓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生活中常能听到周围的人会用“我有强迫症”来调侃自己,控制不住地必须完成某些事情。而一些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却常因不认识强迫症而延误了治疗,部分患者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会找到专科医生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时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积极配合治疗
接纳自我不完美
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些习惯做法和性格,如有些人爱清洁做事谨慎反复确认等,洪晓虹认为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情况下,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就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在纠正和克服。比如在工作上追求完美,注重某些细节,这样会让你在工作上更出色;检查门窗、煤气等是否关好,检查多一次更安全。洪晓虹表示,轻微强迫症状不必担心,但如果影响到生活、工作,就要及时找专职精神科医生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
洪晓虹告诉记者,像小路这样的案例,通过药物治疗起效就要3个月时间,进入巩固维持期就要1-2年时间才不会复发。因为小路未能及时治疗,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目前,医学上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很多,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医师会根据患者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制订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案,但每种疾病的治疗都“贵在坚持”。
经颅磁治疗
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洪晓虹坦言强迫症并不可怕,治疗的关键是要对强迫症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强迫症的信心。强迫症状要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接受它不要对抗它,忽视它不要强调它。同时,在生活中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