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大地,有这样一位医者,她填补了区域睡眠医学的空白,让千万人重获安睡的希望;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基层,将健康理念播撒到每个角落;以师者之心培育英才,让医学火种生生不息。她就是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汕头大学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韵教授。
汕头大学医学院始终以培育“医德医术兼优”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初心,作为医学院的校友,李韵扎根粤东大地守护百姓睡眠健康,用行动诠释着这份育人理念的重量。
“医德在医术之前,而后方谈两者兼优。”这是李韵的心声。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聆听她用专业与热爱谱写的睡眠健康守护之歌。
拓荒:成立粤东首个睡眠医学中心
“在回国前医学院抛来橄榄枝,非常欢迎我,我没有犹豫就回来了。”2017年,时年32岁的李韵结束美国的博士后研究,怀揣着对母校的情怀与医者的责任回到汕头。
彼时的粤东地区,睡眠医学还是一片空白。1500万常住人口中,按10%—15%的患病率计算,约两百万睡眠障碍患者求医无门,常需远赴广州甚至省外,身心俱疲。
“这么大的区域,不能没有专业的睡眠诊疗机构。”李韵的想法很坚定。她深知,除了诊疗,更要培养本土人才,让睡眠医学在粤东扎根。2018年,粤东首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睡眠医学中心正式成立。这不仅填补了区域空白,更让千万患者看到了希望。
如今八年过去,睡眠医学中心已成为汕潮揭三市睡眠障碍患者的“灯塔”,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睡眠专业医学团队,诊疗技术和服务对接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收治患者近10000人次,为近3000名患者开展多导睡眠监测。
曾经的睡眠“困境”正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辗转外地求医,甚至有远赴外地求医的患者,在医生推荐下又回到汕头就诊。从患者奔波在外到在“家门口”就医,从区域空白到区域引力渐显,一个个案例印证了李韵多年耕耘的成效。
怀揣医者仁心,李韵深耕睡眠医学领域研究,近年来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总影响因子近300分,相关论文被美国心脏协会(AHA)评为年度最佳临床论文,并写入国际指南。
服务:义诊足迹遍布社区乡镇
“医生我找了几年,终于找对地方了。”患者的一句话让李韵记忆犹新。这个曾被误认为“懒惰”,实则是患有发作性睡病的少年,经过李韵团队的规范治疗后,复读一年成功考入211学校。“这个孩子因为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耽误了几年时光,这让我们深知睡眠科普依旧任重道远。”李韵感慨道。
“要让大家知道,睡眠障碍是可以医治的。”李韵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做好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她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睡眠健康科普和义诊活动,把服务送到社区和基层百姓身边。
多年来,李韵带领团队走出医院,把睡眠健康知识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在社区、学校、企业举办睡眠健康讲座和义诊近80次,每年开展10场以上的科普活动。从城区到乡镇,从汕头到周边地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不少公交车司机因腹型肥胖造成鼾症,白天犯困会影响驾驶安全。”李韵介绍,我国约40%的职业司机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问题尤为突出。在她的带领下,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心身党支部联动睡眠医学科“青年文明号”团队,将科普活动开进揭西的客运站内。
针对汕头市在校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李韵团队开展定期的睡眠与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累计覆盖近80万人次。“青少年睡眠问题会影响一生,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李韵的话语里满是关切。
传承:既是领路人又是同行者
“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学生治病救人,这两者一脉相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李韵累计指导学生3248人,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其团队多次获国际级、国家级奖项,3名博士被评选为汕头大学优秀毕业生。此外,她还参与《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等8部著作编写,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资助青年人才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深造,搭建高水平科教平台。
对于学生的成长,李韵如数家珍,每每提起总是满脸自豪,“他们能在国际、国内的各类赛事上拿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看到他们这么优秀,我非常开心,觉得付出没有白费”。目前,约70%的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医院从事睡眠医学相关工作。“他们成长了,团队才能更强大,整个睡眠医学事业才能发展得更好。”她说道。
学生们眼中的她,是专业引路人,更是温暖的同行者。博士生周斌从研究生追随至今,计划毕业后继续留在李韵团队,“在本科时就听过李老师讲课,她总能把临床病例和科研空白讲透,科研之余还会跟我们聊生活趣事,那种专业又亲和的风格特别打动我”。
“之前经常通过线上讲座关注李老师,她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和严谨的专业态度特别有感染力。”博士生吴骏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到汕头,他笑称自己与老师是学术上的“双向奔赴”,“以后会继续留在睡眠中心,跟团队一起解决更多老百姓的睡眠问题。”
在李韵看来,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临床思维、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如果老师只停留在传授知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永远超不过自己”。正是这份对传承的坚守,让睡眠医学的火种在粤东大地越烧越旺。
9月份,又有一批新鲜血液加入汕大医学院。“希望他们从熟悉专业到热爱专业,再到无悔从事这份职业。”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校友,李韵对新生的寄语,也映照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汕头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