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稳定的“情感、价值倾向和意志的混合”,具有整体性,又具有独特性+共同性的特点,还具有稳定性+可塑造性的特征。
人格障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具有多变、不适应的人格特征的人,常易与社会生活发生严重的冲突,明显影响人际关系和职业功能。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类,以极度敏感和无端猜疑为典型特征。常常表现为不顾事实地认为别人会欺骗、利用或伤害他们,即使有明显的事实,亦不改变对他人的猜疑。总在
怀疑他人可能存在对自己不利的各种可能,并因此无理由怀疑他人、朋友或伴侣的不忠,难以与他人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恶意解读他人的行为及动机,容易记仇。有时会无端地认为自己的性格或名誉遭受攻击,虽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行为及动机,也会因此很快变得生气,而对他人进行攻击。
对生活的影响
偏执型人格障碍缺乏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很难与他人建立持久的感情,在婚姻和工作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外表显得严肃认真、孤单阴沉、死板,缺乏幽默感;内心却常常满怀委屈和怨恨,有着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心胸狭隘,固执好辩,过于自尊及自信;而行为上鬼鬼祟祟,遮遮掩掩,拐弯抹角,常处于紧张不安状态。人们通常不愿意与其接触,常惹人讨厌,招人反感。
原因
首次多数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伴有孤独,敏感,言语刻薄。这些儿童可能会被描述为“特殊”或“古怪”,容易被调侃。
因家庭环境及教育、独居、同伴关系质量差、社会焦虑、学校中学习不佳,导致个体产生过度敏感、想法与某些特殊语言或幻想。
人格障碍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长年保持不变,甚可持续终生。因此预防至关重要: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充分的关爱和呵护,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生活、居住、学习和人际环境,能使儿童远离精神创伤,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格的不良发展。
当儿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家长应及时了解、关心、进行矫正,不能漠不关心或任其发展,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