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汕头日报2016年1月22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 http://strb.dahuawang.com/html/2016-01/22/content_694125.htm
行为、情绪、思维出现异常
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小丽,2003年毕业于某卫校,毕业后在一个小诊所工作,而大部分同学去了大医院工作。小丽在小诊所工作,每个月只有几百元收入。2005年,因不甘于这份微薄收入的工作而辞职回家,但回家后没有了工作的小丽感觉自己没有面子,父母辛苦培养自己这么多年,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不知如何对父母说,于是她回家后没有和父母说过话,也不和父母一起吃饭。因为自己没有收入,需要买什么东西她就写纸条,等妹妹下班后去帮她买。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一次因为小丽要买什么东西,父母没有满足她的要求而生气从二楼扔了一个花盆下去。父亲一怒之下打了110,由警察送往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要注意:家人朋友有了异常,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不要等到多年后出现了暴力行为才送入院。及早就医,可以改善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呢?
一,一个人行为与平时不一样的时候。比如一个孩子本来是学生,突然不去上学了;一个青年人本来去上班的,突然不去上班了,整天呆在家中无所事事;一个人本来和家人相处融洽,突然不和家人交流了。比如一个人突然去街上流浪。我曾经见过一个父亲带着在外流浪了二十余年的儿子来评残疾证,我问这个父亲:“为什么没有在孩子刚出现异常的时候去就医?”这个父亲说“孩子不愿意去,一拖就是二十多年。现在我老了,没有办法照顾他了,才想到来帮他办个残疾证,以后剩他一个人了,希望政府能给他一点补贴。”
二,一个人的情绪出现了异常。比如突然变得心情不好,总是哭泣,或者变得特别兴奋,眉飞色舞;亦或变得脾气暴躁,总是因小事发脾气。
三,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出现异常。比如一个人突然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或者说一些在正常人来看不着边际的话。
四,睡眠习惯的改变。如果一个人出现失眠,或者每天二十四小时基本都在睡觉,白天也不去做事,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您的家人或身边的亲戚朋友出现以上四种情况之一,建议他(她)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不要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李慧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