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老人节后心理不适,如何化解有招数
2016/3/23 0:00:00

以下是汕头日报2016年3月11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为: http://strb.dahuawang.com/html/2016-03/11/content_706471.htm

 

老人节后心理不适

如何化解有招数

  每一年,老人们都备受这样的感情折磨:春节前对儿女归家的殷殷期盼和亢奋心情,春节后对儿女离家的深深失落和茕茕独立,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感情折磨。对于春节后产生不适应心理问题的老人,心理医生建议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制订一套包括健身、学习、娱乐在内的详细生活计划,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点。老年人每天即使只按计划做一两件小事,也会使一天的生活变得充实。

  一是爱好冲淡法。节后,重拾生活爱好,或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使自己沉浸其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自疗法”。平日里,老年人在闲暇时往往喜欢钓鱼、画画、棋牌、养花、养鱼、打太极拳等,在春节因为享受和亲友欢聚的时光而中断了这些爱好,节后可尽快地拾起来,以转移子女走后家里空寂的孤独感。一些平时生活单调的老人,宜根据个人的兴趣培养一些新的爱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龄球等,以丰富晚年的生活。有了爱好,就不会觉得日子空虚无聊。

  二是作息冲淡法。春节是中国人大团圆的日子,老年人在节前就要有“节后人散”的心理准备。过完春节,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状态,按照以往的作息规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三感情冲淡法。“少是夫妻老来伴”。节后,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要常沟通、常交流,多说说“心里话”,唠唠“体己嗑”,忆忆“乐子事”,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不仅如此,老人还要更加关心配偶的生活细节,相互照顾好饮食起居,最好能做到“出双入对”——身边有个伴陪着,心里就会踏实许多。当一方外出活动时,也要注意尽量带上老伴,“我扭秧歌你当观众”,“我打门球你来计分”,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雁难支”的感觉。

  四是社交冲淡法。节后,老年人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在社交中冲淡节后的心理孤独。老年人可外出探望老友,参加社区联谊会、乡村秧歌队等社会活动,用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来填充节后的寂寞和孤独。尤其是多年未见的老友,趁着节后老人们家中都“空巢”的时机,相互间走一走、访一访,可以慰藉彼此的心灵,同时,也可以为彼此送去心理上的关怀。当然,老年人还可以在双休日里“回访”一下子女,了解一下子女在节后的工作状况,但前提是不要打扰子女的工作节奏。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 张印南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