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11 9:04:57
以下为汕头特区晚报4月10日专栏文章,数字版链接:http://www.dahuawang.com/stwb/html/2013-04/10/content_417420.htm
情绪教育:情商的培养
很多成年人来心理咨询的原因都是因为各种各样恼人的情绪,但他们有时却难以描述自己的感觉,也不知如何摆脱困扰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缺乏对情绪的教育和认知。那么可能很多父母会问“情绪怎么教育呀?”
受到父母情绪教育的儿童,举止更得体、能在烦躁时克制自己,而且注意力更易集中、能在交往中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更好。其实情绪教育就是这几年大家谈论的热点“情商”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能很多家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在地上打滚,边哭边喊,而父母则显得很生气,在一旁大声斥责,甚至拿个棍子打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他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他常不知如何处理,常常是被不良情绪长期困扰着。
父母怎样才能教孩子培养感情技巧,为孩子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呢?专家们提出了如下策略:
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样做可以向孩子表明,情绪是重要的,值得探讨。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今天在单位发生了一点事情让我感觉很生气,不过现在我们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我感觉好多了。”这同时也是告诉孩子任何一个人包括大人也会有不良的情绪,但不良的情绪是可以处理的,是会消失的。
全面地关注孩子的所有情绪:
关注孩子微妙的感情波动,如失望或担忧、生气等,在他们体验到这种感情时帮他们识别不同的情绪。比如孩子的好朋友不和他玩他很伤心,但孩子不一定会表达出来,只会哭,如果家长帮他(她)表达出来“你的好朋友这一会不和你玩,让你感觉很伤心,是吗?那现在妈妈陪你一会好吗?”孩子开心的时候,比如周末一起去公园,可以说“今天我们一起出来玩,我非常的开心,你也是,是吗?”
善于理解:
向孩子表示你能真正理解他的情绪。对于他的忧虑或怒气,你可以平静地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帮助他冷静下来,并且告诉他这种感觉过一会就会好一些。
说明消极的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你可能没法准确区分如下感情:生气、忌妒、 贪婪和不礼貌。你可能会说:“我明白,在公交车上小朋友不愿和你坐在一起,让你觉得受了伤害,觉得寂寞了。”然后再解释说,“不过,忿忿不平地叫他的名字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帮助孩子认识到任何一种不良的情绪都不会持续存在,都有一个过程,你曾经感觉到非常生气的事情过了两天再想起来的时候可能感觉就无所谓了。只要我们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自然会消退。当孩子感受到这一点之后,他会比较理智的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不会让不良情绪一直控制着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 李慧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