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0754)88900599

急诊电话:(0754)82902702

关注微信公众号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情绪像“过山车”,小心双相情感障碍 专家指出,该病可治可控,坚持全病程治疗可恢复正常生活
2022/5/6 9:56:29

情绪像“过山车”,小心双相情感障碍

专家指出,该病可治可控,坚持全病程治疗可恢复正常生活

微信图片_20220506100830.jpg

前段时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杭州“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引起社会关注,也让大众开始重新关注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疾病。然而,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只是简单地在抑郁情绪和躁狂情绪中“反复横跳”,如果身边有人出现反复“喜怒无常”的精神状态,就要警惕是否患上双相情感障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慧强调,双相情感障碍是可治可控的,坚持全病程治疗,是可以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的。

现象——躁郁情绪反复交替发作

最近一段时间,年过四旬的罗尼(化名)突然“性情大变”,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太愿意吃饭,家里人以为她是抑郁症,就带着她来到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然而,李慧在询问其家人相关情况后,却诊断罗尼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原来,罗尼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疯狂地贷款近7万元,竟然只是为了打赏社交平台的主播。这笔贷款对于罗尼这样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已经超出她自身的能力,而当家人批评其乱花钱的行为时,罗尼却仍不以为然,总觉得“这点钱不算事”。

作为常见的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全球双相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至4%,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至7%。李慧向记者提供一个数据:在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有20%至30%的患者是属于双相情感障碍,其数量仅次于精神分裂症。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被双相情感障碍所困,梵高、达芬奇、海明威等知名人物均曾为双相情感障碍困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亦被称为“天才病”。双相障碍是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中,抑郁症状包括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自卑、自责、自杀等;而躁狂症状,则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怒,无明显现实基础的“幸福感”“愉悦感”以及“陶醉感”,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减少,话多,活动增多等。这两种症状犹如“钟摆”一样摇摆不定,在患者身上交替发生,有时也会同时混合存在。

问题——确诊困难易与抑郁症混淆

“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实际上是双相情绪障碍患者,只是没有被识别而已。”此前李慧就接诊过揭阳的一位高中生小徐(化名),一段时间以来总是沉默不语,情绪消极低落,刚开始被确诊为抑郁症。可用药2天后,小徐母亲突然来电表示小徐的情绪已经变好,愿意与父母彻夜长谈,但睡眠时间却变得越来越少。了解情况后,李慧认定其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及时对其调整用药。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小徐的情绪趋于稳定,回归正常的生活。

医生指出,正常的情绪波动就像爬山,虽有起伏,但通过放松调整,大多数人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可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却像是在陡峭的高山和幽深的峡谷中来回反转,情绪落差太大,这也导致双相情感障碍有时确诊困难。相关数据显示,双相情感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至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

李慧特别指出,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有些家人的情绪、性格、状态与日常明显不同,举动异常,就要警惕是双相情感障碍。例如,活泼开朗的人突然不爱说话、内向的人突然“自来熟”或节俭的人突然花钱大手大脚等。

应对——疾病持续终生但可控可治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病,同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一样,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相关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在疾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遗传因素可能作用更为突出。李慧告诉记者,双相障碍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但只要有效治疗,控制住症状,患者就能正常生活。几年前,李慧参加一场有关双相情感障碍的论坛,现场就有位双相障碍患者上台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位患者患病30多年,每当有症状出现时,他总会第一时间找到医生进行积极治疗。如今,与疾病和平共处的他已经是位年薪近百万的白领,生活质量也没有因为疾病而产生太大的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治可控的。”李慧表示,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以及物理疗法等。而在诸多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基础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需坚持全病程治疗的原则,以预防复发,提高疗效,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只要对这种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觉察,发现苗头及时就诊,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坚持治疗,还是可以阻止、降低或减缓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李慧说道。

来源:汕头日报

 


© 201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备案序号:粤ICP备17132868号 [ 粤卫网申(2011)153]
X